首页
主办单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著作权声明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2021年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不同保鲜剂对早酥梨采后果皮黄化的控制效果研究
王彦淳,颉敏华,吴小华,王学喜,陈柏
2021(8):1-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1
[摘要]
(
334
)
[HTML]
(
0
)
[PDF 800.49 K]
(
910
)
摘要:
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NO两种保鲜剂处理对早酥梨果实黄化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MCP1.5 mg/kg熏蒸处理能有效控制早酥梨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黄化指数的升高,保持了早酥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并使早酥梨果实整体处于呼吸强度较低的状态,保鲜效果最好。
导出
收藏
2
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调查
李平
2021(8):5-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2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 528.37 K]
(
866
)
摘要: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武威市凉州区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其理论抽样模型。
导出
收藏
3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42号选育报告
周喜旺,岳维云,宋建荣,王娜,刘鸿燕,魏志平,赵尚文,安勤生
2021(8):9-1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3
[摘要]
(
366
)
[HTML]
(
0
)
[PDF 555.37 K]
(
918
)
摘要: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4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材料11110(白芒麦//04H668/天选50号)为母本、兰天19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育而成。在2017 — 2019年进行的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6 956.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17%;在2020年进行的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7 465.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90%。中梁42号属冬性普通小麦,生育期245 d,平均株高90.35 cm,平均穗粒数46.5粒,千粒重46.02 g,容重748 g/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锈菌供试小种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天水川地冬小麦品种类型区种植。
导出
收藏
4
多抗耐瘠优质丰产冬小麦新品种灵选6号选育报告
朱浩军,李贵喜,黄勇,郭景致,张治存
2021(8):12-1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4
[摘要]
(
379
)
[HTML]
(
0
)
[PDF 617.65 K]
(
973
)
摘要:
冬小麦新品种灵选 6号是以Q104-3为母本、兰天16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连续自然淘汰和人工选择选育而成。在2016 — 2018年进行的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2 a 14点(次)有10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4 330.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9.4%。该品种属强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生育期 275 d。株高 85 cm,穗长 7~8 cm,千粒重 46.8 g,容重 791.5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8.7 g/kg、湿面筋 257.3 g/kg、粗淀粉(干基)653.4 g/kg、灰分(干基)17.8 g/kg,沉降值 31.2 mL,属强筋冬小麦。综合抗病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寒、抗旱性强,抗倒伏。适宜在陇东冬麦区的平凉、庆阳及周边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导出
收藏
5
西北地区2种短柄大蚊的精子泵及阳茎结构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张怡雪,陈睿宇,胡佳慧,宋欢欢,陈安,门秋雷
2021(8):17-2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5
[摘要]
(
402
)
[HTML]
(
0
)
[PDF 1.08 M]
(
862
)
摘要:
报道了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2种短柄大蚊(Nephrotoma aculeata Loew和Nephrotoma analis Schummel)雄虫精子泵及阳茎的构造,提供了各部分的插图,对各部分特征进行了描述,比较了形态学差异。
导出
收藏
6
新型复合施肥模式在辣椒上的应用研究
马超,荆爱霞,柴政,赵娟
2021(8):21-2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6
[摘要]
(
386
)
[HTML]
(
0
)
[PDF 635.96 K]
(
893
)
摘要:
研究了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化肥搭配使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微生物菌肥(枯草孢杆菌50亿/mL)900 kg/hm2、尿素540.0 kg/hm2、磷酸二铵 270.0 kg/hm2、硫酸钾38.7 kg/hm2时,辣椒产量最高,为22 853.2 kg/hm2,较施尿素900.0 kg/hm2、磷酸二铵450.0 kg/hm2、硫酸钾64.5 kg/hm2时增产3 006.8 kg/hm2,增产率15.15%,增收5 183.2元/hm2。说明在辣椒生产中,单施化肥或单使有机肥+生物肥,都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导出
收藏
7
锌胁迫对蓝花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立凤,庞珊珊
2021(8):25-2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7
[摘要]
(
304
)
[HTML]
(
0
)
[PDF 575.86 K]
(
915
)
摘要:
以蓝花鼠尾草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浓度为0、20、40、60、80、100、120、140、160 mg/L的硫酸锌溶液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溶液浓度为20~60 mg/L条件下,蓝花鼠尾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表现升高;种子活力指数在锌溶液浓度为20 mg/L时达到最大。在80 mg/L锌溶液浓度处理下平均苗高最高,而在140~160 mg/L锌溶液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与苗高均明显受到抑制,甚至发生死亡现象。
导出
收藏
8
基于GIS的甘肃省榆中县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卜春燕,米成林,汪延彬
2021(8):28-3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8
[摘要]
(
446
)
[HTML]
(
0
)
[PDF 605.56 K]
(
868
)
摘要:
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建立县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运用"重点因素划定"方法划分县域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区并确定主导因素,布设监测样点。对样点的主导因素进行监测,获取样点等别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各监测样点代表面积,进而估算出渐变类型分区、县域耕地等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比2017年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成果,榆中县耕地国家利用等级平均提高0.38等。榆中县耕地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灌溉保证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干旱瘠薄型和山地干旱型分区灌溉保证率未发生变化,肥力提升型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降低趋势。为了提升榆中县耕地质量,对于无灌溉保证率的问题,需实施引灌工程进行解决,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则需通过长期持续的测土配方施肥或农家肥大量施用等手段解决。
导出
收藏
9
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度评价
刘锦晖,陈文杰
2021(8):33-3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9
[摘要]
(
345
)
[HTML]
(
0
)
[PDF 636.29 K]
(
902
)
摘要:
从基础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经济公共服务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评价体系,对2014 — 2018年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度进行综合评价,以研判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使庆阳市社会公共服务资源趋于紧张;城镇基础公共服务与城镇化存在发展速度不匹配的“脱节”现象;快速城镇化对庆阳市经济公共服务形成较大压力。庆阳市公共服务完善度整体处在“中等”水平,发展空间较大,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构建,对庆阳市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导出
收藏
10
基于二类调查的大凤川林场森林资源动态研究
赵亚宁,马文艳,盖含文
2021(8):38-4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0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 801.29 K]
(
858
)
摘要:
以大凤川林场1986 — 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大凤川林区22年间的森林类型转移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2020年大凤川林场的森林类型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2年间,大凤川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其他类型林地面积减少,软阔叶类林地是当前的优势森林类型,但硬阔叶类林地是林区未来的优势类型。
导出
收藏
11
提高陈年番茄种子发芽率的外源物质筛选
何娟,王志鹏,王建成
2021(8):44-4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1
[摘要]
(
308
)
[HTML]
(
0
)
[PDF 714.97 K]
(
831
)
摘要:
以陈年圣美101番茄种子为材料,探究了水杨酸、硫酸锌、硝酸钾、氯化钙及磷酸二氢钾等外源物质浸种催芽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5种外源物质在一定浓度内均可以提高番茄种子发芽率,其中浓度为5 g/kg磷酸二氢钾效果最显著,其次是浓度为2 g/kg氯化钙,硫酸锌的效果相对较差。
导出
收藏
12
旱作区宽幅精准匀播栽培冬小麦引种初报
张娟娟,高应平
2021(8):50-5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2
[摘要]
(
332
)
[HTML]
(
0
)
[PDF 489.22 K]
(
810
)
摘要:
在甘肃省旱作区进行适宜宽幅精准匀播栽培的冬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临旱9号长势整齐,抗逆性好,折合产量6 222.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97.7 kg/hm2,增产率8.7%,建议在大田生产中示范推广;众信7298、长5553长势整齐折合产量均为5 973.1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3%,在生产中可小面积示范。
导出
收藏
13
阿鲁科尔沁旗沙地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系形态研究
陈永岗,杨正荣,郭天斗,柴锦隆,王军,吴召林,马晓东,安雅君,陈本建
2021(8):53-5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3
[摘要]
(
355
)
[HTML]
(
0
)
[PDF 891.90 K]
(
896
)
摘要:
在阿鲁科尔沁旗沙地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系形态及地下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苜蓿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植3 a的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均最多,主根长度较种植当年长45.53%(P < 0.05),侧根数量较种植当年的增加42.01%(P < 0.05);苜蓿根颈直径不断增粗,较种植当年增加70.27%,增加显著。0~10 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种植2 a的地下生物量鲜重最大,较种植当年增加12.00%(P < 0.05),然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
导出
收藏
14
甘肃省花椰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常涛,陶兴林,胡立敏,段艳巧,刘娟
2021(8):59-6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4
[摘要]
(
394
)
[HTML]
(
0
)
[PDF 836.02 K]
(
857
)
摘要:
在对全国及甘肃省花椰菜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甘肃省花椰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甘肃省今后花椰菜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产业体系建设,保障花椰菜质量安全;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品质选育,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尾菜处理技术研究应用;拓宽销售思路,建立多元化销售网络;完善监测预警,降低种植风险;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导出
收藏
15
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及新时期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汤瑛芳,李红霞,刘锦晖,王建连,马丽荣
2021(8):63-7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5
[摘要]
(
364
)
[HTML]
(
0
)
[PDF 1.25 M]
(
889
)
摘要:
基于2010 — 2019年甘肃省粮食生产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法,从粮食生产总量、品种结构、区域生产能力等方面分析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从耕地和水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技术储备、比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条件,研究新时期甘肃省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藏地于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藏地于技”,寻求粮食生产技术的突破和提升;优化粮食区域及品种布局,增加优质绿色食物有效供给;强化行政推动及财政支持;提升宏观调控能力,重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新时期甘肃省粮食发展的对策。
导出
收藏
16
试论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业的发展
张雪涓
2021(8):72-7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6
[摘要]
(
343
)
[HTML]
(
0
)
[PDF 1.18 M]
(
847
)
摘要:
据阿里巴巴的资料显示,我国将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电子商务经济体,可见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时代机遇,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之一。选取在电子商务中发展极快的农产品网络零售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发展规模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建议: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持续发掘线上线下一二三产融合潜力;多方线上线下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不断优化农产品网络零售环境;推进农产品短链优先服务。
导出
收藏
17
白银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申培增,关参政,漆永红
2021(8):80-8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7
[摘要]
(
370
)
[HTML]
(
0
)
[PDF 664.82 K]
(
890
)
摘要:
阐述了白银市枸杞产业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强化市场和品牌培育;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增强枸杞产业发展后劲;多管齐下,提高枸杞绿色生产水平;积极探索深加工有效途径,延伸枸杞产业增值链条;加大枸杞采摘机械研发力度,提升枸杞采摘效率等促进白银市枸杞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导出
收藏
18
白银沿黄灌区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及性能分析
张建金,樊东隆,吕剑,孙述俊,李振谋,张斌祥
2021(8):84-8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8
[摘要]
(
370
)
[HTML]
(
0
)
[PDF 1.11 M]
(
865
)
摘要:
以白银地区自然条件及日光温室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列举了甘肃省中部白银市沿黄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不同“靖远日光温室”结构。从日光温室发展历程与结构演变的角度梳理分析了靖远县以及白银市日光温室探索与建设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温室结构和性能改良方面的成果。对适宜在白银沿黄地区不同结构日光温室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
导出
收藏
19
定西市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状及对策
史润玲
2021(8):89-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2019
[摘要]
(
359
)
[HTML]
(
0
)
[PDF 662.82 K]
(
871
)
摘要:
以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实践为例,分析了定西市的7个深度贫困村全面脱贫攻坚情况,提出影响民族地区、民族乡村稳定脱贫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融资渠道单一,提出吸引和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的对策。
导出
收藏
20
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裴晖平,王多成,肖占文,王永健,王志松,田开新,程红玉
2021(8):92-9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20
[摘要]
(
407
)
[HTML]
(
0
)
[PDF 479.04 K]
(
932
)
摘要:
以18 000~22 500 kg/hm2为目标产量,从适宜范围、优良生态环境、适宜土壤、品种标准及适宜品种、栽培要点等方面规范了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1
湟水流域日光温室枣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安小龙,王仲莲
2021(8):95-9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21
[摘要]
(
338
)
[HTML]
(
0
)
[PDF 583.88 K]
(
900
)
摘要:
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枣树建园、栽培技术等方面规范了枣树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8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6年第5卷
2025年第4卷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