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办单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著作权声明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2017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谷子新品种晋汾02的选育
宋健,杨成元,冯耐红,史关燕,麻慧芳
2017(2):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1
[摘要]
(
345
)
[HTML]
(
0
)
[PDF 501.37 K]
(
674
)
摘要:
晋汾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87-160为母本、148×85-3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幼苗绿色,生育期128 d,穗呈筒型,出谷率78.1%,千粒重3.0 g,白谷黄米。白发病发病率为10.12%,红叶病发病率为6.9%,米质一级,粗蛋白含量13.57%,粗脂肪含量2.4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无霜期 150 d以上的谷子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导出
收藏
2
5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葛亮,蒲建刚,王云
2017(2):3-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2
[摘要]
(
506
)
[HTML]
(
0
)
[PDF 438.76 K]
(
763
)
摘要:
单垄膜侧穴播栽培条件下,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折合产量以捷糯2009最高,为12 2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鲜2号增产85.23%;天鲜1号、甘甜1号鲜果穗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天鲜2号增产24.43%、17.05%。这3个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表现早熟、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对照品种天鲜2号表现产量较高、早熟,而且籽粒色彩斑斓,具有较强的特色,建议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
导出
收藏
3
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LZ群体组培高效育种研究
张荣,李建武,文国宏,李高峰,马胜,齐恩芳,贾小霞
2017(2):6-1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3
[摘要]
(
399
)
[HTML]
(
0
)
[PDF 701.97 K]
(
747
)
摘要:
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陇薯8号×早大白)建立LZ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44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96粒,共生产28 178粒。经鉴定试验筛选出LZ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19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7.9%,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5.5%。品系LZ111在16份入选品系中表现优异,薯形椭圆,薯皮白色、薯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5.65%;薯块淀粉含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8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11.6%;薯块炸片评分居参试品种(系)的第6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16.7%。
导出
收藏
4
兰州甜樱桃引种观察30年总结
李生,魏翻江,魏科中,仇瑞增,康惠明
2017(2):11-1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4
[摘要]
(
587
)
[HTML]
(
0
)
[PDF 970.70 K]
(
795
)
摘要:
1986 — 2016年,对先后引进的20个甜樱桃品种在兰州市城区川滩地和沿黄坪台区进行试种。通过30 a的试种观察,结果表明:大紫、早大果、红灯、艳阳、早美、红光、友谊等品种表现为对兰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健壮、果早丰产、品质优良,可在兰州地区栽培。其中大紫适宜在川滩地栽培,早大果、红光、早美、艳阳、友谊适宜在坪台栽培,红灯、那翁适宜在川滩地和坪台地栽培。
导出
收藏
5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培养条件研究
张庆霞
2017(2):16-1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5
[摘要]
(
300
)
[HTML]
(
0
)
[PDF 806.11 K]
(
790
)
摘要: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改造条件下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最好的培养基为PDA,其余依次为苹果树皮、苹果果汁、玉米粉培养基,在查比克培养基上生长最差。病原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以麦芽糖或淀粉为碳源时生长好于葡萄糖,在几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生长差异不显著。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前期是12 h光照交替培养生长最快,全光照次之,到96 h时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好于全黑暗。生长的最适pH为 4和5,随pH增大生长变差,pH≥9时不能生长。
导出
收藏
6
基于生态特性的岷县马铃薯种植区划研究
陈书珍,张朝巍,李建德,李艳芳,董博,董青松
2017(2):19-2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6
[摘要]
(
330
)
[HTML]
(
0
)
[PDF 893.67 K]
(
766
)
摘要:
利用岷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力评价成果,选取9个影响马铃薯生长的评价因子,将岷县马铃薯适宜性生长区域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达21 665.24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27%;适宜区面积为21 567.96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08%;勉强适宜区面积为5 146.49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28%;不适宜区面积为1 688.5 hm2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7%。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沿岸的中寨镇、梅川镇、茶埠镇、岷阳镇、十里镇、清水乡、西寨镇、寺沟乡、禾驮乡,宜建立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区,特别是脱毒种薯繁育区及专用型薯生产开发区。
导出
收藏
7
灌水施肥对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恩太,范涛,钱宝玲,冯涛
2017(2):23-2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7
[摘要]
(
336
)
[HTML]
(
0
)
[PDF 746.84 K]
(
818
)
摘要:
在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条件下,以小型西瓜抗裂京欣为试材,探索不同水肥处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比传统膜下沟灌可节水40%,滴灌灌水定额1 800 m3/hm2左右,施N 136.8 kg/hm2、P2O5 86.4 kg/hm2、K2O 1 908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西瓜折合产量51 729.0 kg/hm2。西瓜茎粗、根系干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单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可作为评价小型西瓜高产的单个因素。
导出
收藏
8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结果
徐冬丽,刘梅金,郭建炜,王国平,旦知吉,萧云善,马福全,闫春梅,桑安平,丁耀录
2017(2):27-2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8
[摘要]
(
377
)
[HTML]
(
0
)
[PDF 462.34 K]
(
722
)
摘要:
2012 — 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甘9828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4 700 kg/hm2,居第1位;甘961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600 kg/hm2,居第2位,以上2个品种(系)可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09YN-04折合产量为4 300 kg/hm2,居第3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导出
收藏
9
氮磷配比处理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的影响
刘佳,王玉忠,张玉军
2017(2):29-3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09
[摘要]
(
316
)
[HTML]
(
0
)
[PDF 497.00 K]
(
729
)
摘要:
以陇椒3号为试材,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最佳施肥配方为施有机肥52 500 kg/hm2、N 343.6 kg/hm2、P2O5 205.7 kg/hm2、K2O 230.7 kg/hm2,N ∶ P2O5 ∶ K2O质量比例为1.67 ∶ 1 ∶ 1.12。
导出
收藏
10
二氧化氯对贮藏马铃薯块茎的抑芽作用初探
李梅,田世龙,程建新,田甲春,慕钰文,宋娟
2017(2):33-3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0
[摘要]
(
366
)
[HTML]
(
0
)
[PDF 791.72 K]
(
831
)
摘要: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
2
)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
2
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
2
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
2
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
2
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导出
收藏
11
灵台县15个冬小麦品种(系)品比试验初报
王金玉,干志峰,李亚林,曹祎涛
2017(2):36-4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1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 563.06 K]
(
797
)
摘要:
以兰天10号为对照,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参试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鉴6、灵台4号、鉴5、鉴14、鉴22、灵选5号、烟D27-13-5-3-6等7个品种(系)折合产量为6 337.50~5 9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4.57%~16.26%,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可在灵台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示范种植。烟D27-13-5-3-6(暂定名灵麦1号)综合现状优良,被推荐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冬小麦区试。
导出
收藏
12
地面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高军
2017(2):41-4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2
[摘要]
(
324
)
[HTML]
(
0
)
[PDF 298.67 K]
(
718
)
摘要:
对同一条件果园的不同地面覆盖方式进行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保水角度而言,果树行间覆盖园艺地布土壤含水量最高,可达17.41%,其次为覆盖麦草、覆盖地膜,种三叶草的保水效果最差。果树行间种三叶草根际微生物含量最高,种草对恢复果园根际微生物环境效果最好;覆麦草地面覆盖时真菌/细菌比值最高,覆盖地膜时真菌量最高。
导出
收藏
13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脉根种子发芽的影响
宋双,孙嘉欣,张怡
2017(2):43-4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3
[摘要]
(
300
)
[HTML]
(
0
)
[PDF 526.02 K]
(
749
)
摘要:
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百脉根种子在24 ℃左右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0;pH为6时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7;当湿度为40%时,百脉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2% 和25.0。
导出
收藏
14
2011 — 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王恒炜,刘润萍,梁志宏
2017(2):45-5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4
[摘要]
(
318
)
[HTML]
(
0
)
[PDF 1.16 M]
(
802
)
摘要:
对2011 — 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刊出的1 930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载文量、基金论文数、扩展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影响因子呈稳步上升趋势。文献分布最多的是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农业基础科学和农业经济等5个学科,占期刊载文量的79.6%。机构发文数和以第一机构发文数最多的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影响最大的高发文作者是郭天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最多是袁伟。排在前10位的
导出
收藏
15
地膜残留量对玉米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海
2017(2):53-5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5
[摘要]
(
352
)
[HTML]
(
0
)
[PDF 539.03 K]
(
728
)
摘要:
为探讨地膜残留对玉米的影响,人为设置不同地膜残留量,研究了地膜残留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出苗率和产量呈降低趋势,土壤pH有上升趋势,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下降趋势明显,地膜残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
导出
收藏
16
陇东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品比试验初报
史志锋,史惠琴,雷宗昌
2017(2):56-5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6
[摘要]
(
436
)
[HTML]
(
0
)
[PDF 474.44 K]
(
762
)
摘要:
在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黄42号、冀豆17、中黄41号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4 333.3、4 222.2、4 111.1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豆19分别增产20.0%、16.9%、13.8%,适宜在陇东地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导出
收藏
17
覆膜方式对山旱地油菜复种菜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忠平,唐瑞永,王福全,程凤林,高大伟
2017(2):60-6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7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 633.75 K]
(
759
)
摘要:
研究了覆膜方式对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模式架豆王植株性状最优,生育期0~4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为151.03 kg/(mm·hm2),较半膜平铺提高了34.26 kg/(mm·hm2);折合产量为23 125.0 kg/hm2,较半膜平铺增产21.92%。全膜双垄沟播可作为天水市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主要栽培方式。
导出
收藏
18
连续覆膜对会宁县南部二阴山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和琴,曾芳荣
2017(2):63-6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8
[摘要]
(
336
)
[HTML]
(
0
)
[PDF 491.68 K]
(
726
)
摘要:
在会宁南部二阴山区,对不同农作物(玉米、马铃薯、豌豆)在不同覆膜年限(连续覆膜3 a、连续覆膜5 a、连续覆膜7 a)条件下的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覆膜年限对玉米、豌豆的影响较大,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不明显。
导出
收藏
19
兰州市干旱山区甘草栽培关键技术
羊小琴,郑建礼,郭小俊,王生明,胡朝栋
2017(2):65-6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19
[摘要]
(
483
)
[HTML]
(
0
)
[PDF 517.81 K]
(
749
)
摘要:
介绍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一系列兰州干旱山区甘草关键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0
加强广西甘蔗渣饲料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及对策
黄艳芳,兰宗宝
2017(2):67-6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0
[摘要]
(
539
)
[HTML]
(
0
)
[PDF 498.13 K]
(
706
)
摘要:
分析了广西甘蔗渣加工利用现状,探讨了甘蔗渣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结合甘蔗渣主要成分难以分解的生物特性,提出加强联合攻关;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形成共识等一系列对策。
导出
收藏
21
通渭县发展金银花产业的优势及对策
张增强,杜银川,魏军团,王文奎
2017(2):70-7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1
[摘要]
(
280
)
[HTML]
(
0
)
[PDF 538.95 K]
(
687
)
摘要:
简述了通渭县金银花的主要发展现状,分析了通渭县发展金银花产业优势,并提出了强化政府扶持,提供资金保障;强化技术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强化品牌意识,提供市场保障等发展对策。
导出
收藏
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
谢宁宁
2017(2):72-7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2
[摘要]
(
367
)
[HTML]
(
0
)
[PDF 577.19 K]
(
728
)
摘要: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流转动力不足、现行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和风险担保体制不完善及土地流转缺乏项目带动等方面,并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政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及组建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建议。
导出
收藏
23
2010 — 2015年我国几种农产品出口情况及发展建议
张素梅
2017(2):74-7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3
[摘要]
(
330
)
[HTML]
(
0
)
[PDF 743.14 K]
(
745
)
摘要:
农产品出口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0 — 2015年我国农产品(谷物、蔬菜及水果、畜及水产品)出口状况进行分析,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呈总体向好趋势,但2015年有小幅回落。农产品出口在全部商品出口中所占比重维持在3.1%左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突破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协作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大型农业基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建议。
导出
收藏
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综述
邵扬,郭延平,杨生华,李龙,范桃会
2017(2):79-8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4
[摘要]
(
330
)
[HTML]
(
0
)
[PDF 661.65 K]
(
743
)
摘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土壤呼吸、土壤保水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
导出
收藏
25
河西灌区设施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倪鼎文,王婷
2017(2):82-8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5
[摘要]
(
367
)
[HTML]
(
0
)
[PDF 554.44 K]
(
767
)
摘要:
从栽培季节及品种、培养料堆制和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甘肃河西灌区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6
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陈建龙,陈晓军,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郝铠
2017(2):84-8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6
[摘要]
(
638
)
[HTML]
(
0
)
[PDF 529.93 K]
(
772
)
摘要:
介绍了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加工包衣、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抢墒覆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适期灌水、合理追肥、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高产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7
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郑永伟,文国宏,杨昕臻,曲亚英
2017(2):86-8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7
[摘要]
(
396
)
[HTML]
(
0
)
[PDF 346.15 K]
(
720
)
摘要:
介绍了整地、实生籽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实生苗移栽、定植后初期管理、实生薯收获等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导出
收藏
28
白银市刘川灌区胡麻套种豌豆栽培技术
王红梅,李雨阳,俞华林,马海灵
2017(2):88-8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8
[摘要]
(
493
)
[HTML]
(
0
)
[PDF 349.72 K]
(
698
)
摘要: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胡麻豌豆同机播种机播种的胡麻套种豌豆高产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9
庄浪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
贺晓霞,吴永斌
2017(2):89-9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29
[摘要]
(
380
)
[HTML]
(
0
)
[PDF 527.21 K]
(
764
)
摘要:
从雾培室准备、水培、雾培苗移栽、生产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庄浪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
导出
收藏
30
雪白睡莲盆栽技术要点
兰文旭,卢山,丁波
2017(2):91-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30
[摘要]
(
737
)
[HTML]
(
0
)
[PDF 353.88 K]
(
649
)
摘要:
从介绍雪白睡莲盆栽栽培条件出发,总结了其栽培管理和休眠期管理措施,以及繁殖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导出
收藏
31
定西市安定区促进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提升的措施
王成刚,赵永萍,李继明,陈小花
2017(2):92-9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7.02.031
[摘要]
(
330
)
[HTML]
(
0
)
[PDF 486.12 K]
(
692
)
摘要:
分析总结了安定区促进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提升的主要措施,包括全面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应用脱毒种薯;推广多种地膜覆盖模式;集成多项技术,推广标准化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全程机械化耕作。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2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6年第5卷
2025年第4卷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