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办单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著作权声明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2016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许会军,张锦昌,张建清,史永强,南建伟
2016(5):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1
[摘要]
(
1012
)
[HTML]
(
0
)
[PDF 467.30 K]
(
820
)
摘要: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Phbve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 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 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 %。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 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导出
收藏
2
基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条山农场中低产田划分研究
杨义荣,周彦芳,董博,董青松
2016(5):3-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2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 693.79 K]
(
743
)
摘要:
依据条山农场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对条山农场中低产田类型及障碍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中低产田面积占农场耕地总面积的73.2%,其中中产田和低产田分别占农场耕地总面积的49.0%、24.2%。中产田主要分布在农场中部及南部区域,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北部一条山地带。中低产田障碍类型主要为干旱灌溉型和瘠薄培肥型。
导出
收藏
3
甘肃豌豆地方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陆建英,王昶,闵庚梅,张丽娟
2016(5):6-1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3
[摘要]
(
382
)
[HTML]
(
0
)
[PDF 733.33 K]
(
850
)
摘要:
以从甘肃定西、临夏、河西等地收集的34份豌豆地方品种资源为试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结合室内盆栽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豌豆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鉴定出抗病资源7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20.59%,其中D27表现为抗病(R),占供试材料的2.94%;D18、D20、D21、D23、D25、D28等6份材料表现为中抗(MR),占供试材料的17.65%。剩余27份材料为高感(HS)或中感。综合对白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表现,半蔓生型豌豆抗白粉病资源D23可作为地方优良品种直接加以利用,其余6份抗病材料则可作为抗病亲本资源。
导出
收藏
4
甘肃麦积山景区的蝶类资源(一)
汤春梅,杨庆森
2016(5):10-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4
[摘要]
(
298
)
[HTML]
(
0
)
[PDF 572.16 K]
(
812
)
摘要:
记述了近年来在麦积山景区采集的蝴蝶类昆虫51种,其中凤蝶科16种,绢蝶科2种,粉蝶科32种,环蝶科1种。
导出
收藏
5
6个罗勒品种在乐山地区的引种表现
赵叶,赵静,朱丹,王文文,刘芳,余萍,丁帅
2016(5):13-1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5
[摘要]
(
910
)
[HTML]
(
0
)
[PDF 519.68 K]
(
781
)
摘要:
在乐山地区探讨了不同罗勒品种的生长特性、所含营养物质及精油的差异以及不同采收时间对罗勒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基质为泥炭与珍珠岩比例为4 ∶ 1时,适宜提取精油的最佳罗勒栽培品种为超大叶罗勒和大叶罗勒,适宜作为冻干蔬菜的品种为丁香罗勒。罗勒摘心后90 d采收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导出
收藏
6
不同浓度1-MCP对黄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
陈柏,颉敏华,王学喜,吴小华,韩雅萱,王宝春
2016(5):16-1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6
[摘要]
(
362
)
[HTML]
(
0
)
[PDF 735.06 K]
(
786
)
摘要: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1-MCP对黄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较好的抑制果实褐心病发病率与发病指数,延迟果实成熟过程,抑制果实的软化。其中,浓度为1.5 μL/L的1-MCP对黄冠梨褐心病控制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导出
收藏
7
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播量试验
石玉章
2016(5):19-2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7
[摘要]
(
417
)
[HTML]
(
0
)
[PDF 526.63 K]
(
796
)
摘要:
在庄浪县研究了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物候期和生育期无影响,对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和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以产量为因变量,播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解析得出,在庄浪县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中,播量为270.6 kg/hm2时冬小麦产量最高,达5 084.0 kg/hm2。
导出
收藏
8
黄芩地膜育苗密度试验
贠进泽,王琳,管青霞
2016(5):21-2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8
[摘要]
(
696
)
[HTML]
(
0
)
[PDF 445.41 K]
(
769
)
摘要:
田间试验观察了黄芩地膜育苗不同密度的效果,结果表明,株行距10 cm×10 cm的最佳穴播粒数是20~30粒/穴;株行距12 cm×12 cm的最佳穴播粒数是30~40粒/穴;株行距15 cm×15 cm的最佳穴播粒数是50~60粒/穴。黄芪地膜育苗穴数应控制在45.0万~69.0万穴/hm2范围内比较适宜;株数适宜范围为1 950万~2 700万株/hm2,最适宜范围为2 100万~2 550万株/hm2。
导出
收藏
9
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古浪县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王毓华,彭应锦,何增国
2016(5):23-2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09
[摘要]
(
1077
)
[HTML]
(
0
)
[PDF 285.95 K]
(
790
)
摘要:
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0 261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可达23 077.8 kg/hm2;密度为8 551株/hm2时,玉米折合产量为21 070.4 kg/hm2。综合来看,先玉335在古浪县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 551~10 261株/hm2。
导出
收藏
10
10个平菇菌株液体菌种袋栽品比试验初报
梁永贤,秦学平,柴洁
2016(5):25-2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0
[摘要]
(
645
)
[HTML]
(
0
)
[PDF 548.63 K]
(
793
)
摘要:
对引进的10个平菇菌株进行液体菌株夏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高产8129和大丰425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都在100%以上,综合性状优,适宜武威当地栽培。考虑到当地消费者比较青睐色灰黑的平菇品种,建议菇农选择高产8129、大丰425作为武威市夏栽平菇生产主要品种。
导出
收藏
11
9个花灌木在兰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魏玉萍,李林辉,张世明,于良祖,王婧,蒋恒
2016(5):27-2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1
[摘要]
(
601
)
[HTML]
(
0
)
[PDF 494.35 K]
(
853
)
摘要:
在兰州地区对引进的9个花灌木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花水桠木、红花锦带、牡丹海棠、蓝叶忍冬、天目琼花和欧洲雪球表现良好,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和一定的抗病虫危害能力,适应性强,符合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要求,是适应兰州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花灌木。
导出
收藏
12
日光温室黄瓜套袋方法比较
陶树春,殷芳群,王安士,柳晓玲,王丽慧
2016(5):30-3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2
[摘要]
(
446
)
[HTML]
(
0
)
[PDF 483.68 K]
(
811
)
摘要:
对日光温室黄瓜进行了4种套袋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订书针法套袋速度最快,单瓜套袋历时仅为16.87 s,劳动效率较对照细铁丝法提高84.65%;嫁接夹法、回形针法劳动效率较对照细铁丝法分别提高72.10%、26.11%。在相同施药条件下,套袋黄瓜较非套袋黄瓜整体降低农药残留率为83.56%,其中腐霉利降低69.50%,嘧霉胺降低97.61%。
导出
收藏
13
氮肥施用量对菊芋产量的影响
柳碗学
2016(5):32-3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3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 317.88 K]
(
694
)
摘要:
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菊芋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施氮量与菊芋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施N 285.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37 164.3 kg/hm2;最佳经济施N量为271.5 kg/hm2,产量为37 138.5 kg/hm2。建议在当地种植植条件下,在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基础上,将施N量控制在271.5 ~ 285.6 kg/hm2。
导出
收藏
14
适宜机械化收获谷子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探
左宪强,冯耐红,杨成元,侯东辉,宋健,李晋花,陈丽红
2016(5):34-3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4
[摘要]
(
396
)
[HTML]
(
0
)
[PDF 439.94 K]
(
795
)
摘要:
使用“SMS质构仪”对谷穗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对13个春播和11个夏播谷子品种(系)穗子下压感受力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综合分析及株高、单穗产量、穗长和穗粗的辅助分析,筛选出了11个比较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系),其中春播品种(系)6个:01-472、200314-2、九谷16、九谷18、九谷11和九谷13;夏播品种(系)5个:沧389、冀谷31、保769、沧谷4号和M2173。
导出
收藏
15
楚雄州玉米新组合筛选试验初报
张运锋,樊应虎,陆秀春,李昌元,欧阳军,薛国峰,王会军,韩学坤
2016(5):36-4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5
[摘要]
(
352
)
[HTML]
(
0
)
[PDF 643.04 K]
(
803
)
摘要:
采用间比排列,以北玉16号为对照,对最新选育的49个玉米新组合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有16个品种组合的产量比相邻对照增产,增产幅度由高至低分别为:楚39、楚12、楚11、楚31、楚34、楚37、楚42、楚17、楚16、楚21、楚38、楚14、楚48、楚4、楚13、楚9,其中楚39、楚12的增产幅度超过20%,分别为28.39%、24.51%,建议进一步参加多点试验和推荐参加省区试。
导出
收藏
16
4个番茄新品种在玉门市双拱双膜示范区的引种初报
樊红卫,李金霞,赵明强
2016(5):41-4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6
[摘要]
(
519
)
[HTML]
(
0
)
[PDF 496.59 K]
(
708
)
摘要:
以金棚1号为对照,在玉门市双拱双膜示范园区对引进的4个番茄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特美特2号成熟早、裂果少、品质优,个体性状、果色和果形相对较好;折合产量最高,为221 958.3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金棚1号增产68 625.0 kg/hm2,增产率44.8%。美琪1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213 333.3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金棚1号增产39.1%。
导出
收藏
17
凤翔县秋季连阴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主产作物的影响
赵代娣,党蕊,张义芳
2016(5):43-4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7
[摘要]
(
504
)
[HTML]
(
0
)
[PDF 497.86 K]
(
662
)
摘要:
利用凤翔国家基本气象站1960 — 2012年9 — 11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规律及其对玉米、小麦、辣椒、苹果等主产作物的影响。
导出
收藏
18
种植密度对陇东半湿润区全膜微垄沟播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珩,刘海鹰
2016(5):45-4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8
[摘要]
(
318
)
[HTML]
(
0
)
[PDF 581.33 K]
(
899
)
摘要:
在陇东半湿润区采用完全组合设计进行了大豆全膜微垄沟播种植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密度的增大可促进大豆提早成熟,不利于提高单株分枝数和荚长增加,降低百粒重。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行距对产量的影响显著,株距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在试验区条件下,全膜微垄沟播大豆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30 183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 696.5 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142 857.1株/hm2(行距为50 cm,株距为14 cm),产量为1 664.5 kg/hm2。
导出
收藏
19
11个玉米品种在平凉旱塬露地引种初报
郭溦
2016(5):49-5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19
[摘要]
(
1106
)
[HTML]
(
0
)
[PDF 526.56 K]
(
795
)
摘要:
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条件下,以富农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五谷704折合产量最高,为12 788.89 kg/hm2,比对照增产11.86%;其次是武科9号,为11 727.78 kg/hm2,比对照增产2.58%;陇单5号位居第3,为11 577.78 kg/hm2,比对照增产1.26%。五谷704较对照增产幅度较大,抗旱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种植。
导出
收藏
20
庄浪县秋播大蒜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技术
文高登
2016(5):52-5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0
[摘要]
(
522
)
[HTML]
(
0
)
[PDF 583.53 K]
(
773
)
摘要:
介绍了庄浪县大蒜全膜微垄沟播的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拌种与土壤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秋播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1
旱地冬小麦黑色全膜垄作穴播化控试验初报
吴玉明
2016(5):54-5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1
[摘要]
(
405
)
[HTML]
(
0
)
[PDF 520.05 K]
(
744
)
摘要:
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旱地黑色全膜垄作穴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叶面喷施多效唑或吨田宝均能明显改善春季苗情与经济性状,增产作用显著,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导出
收藏
22
亚麻旱地黑色全膜覆盖微垄穴播栽培技术要点
苏永红,张立功
2016(5):56-5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2
[摘要]
(
635
)
[HTML]
(
0
)
[PDF 381.21 K]
(
760
)
摘要:
根据庄浪县当地条件及种植制度,从选地整地、施肥、起垄膜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庄浪县亚麻旱地黑色地膜全覆盖微垄穴播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免耕栽培款冬花技术
管青霞,李城德
2016(5):57-5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3
[摘要]
(
729
)
[HTML]
(
0
)
[PDF 380.92 K]
(
731
)
摘要:
从茬口选择、地膜管护、合理密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款冬花免耕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24
龙眼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探讨
邱松山,李颖,姜翠翠,刘杰凤
2016(5):59-6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4
[摘要]
(
555
)
[HTML]
(
0
)
[PDF 927.57 K]
(
831
)
摘要:
龙眼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龙眼壳、核等加工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文章主要基于龙眼核、壳等丰富的营养、活性成分,对龙眼深加工废弃物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对龙眼深加工中的废弃物及其活性物质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导出
收藏
25
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化青春,杨文雄,袁俊秀
2016(5):64-6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5
[摘要]
(
430
)
[HTML]
(
0
)
[PDF 543.56 K]
(
750
)
摘要:
分析了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小麦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保证小麦种植面积底线、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建议。
导出
收藏
26
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周海,周瑞峰
2016(5):67-7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6
[摘要]
(
587
)
[HTML]
(
0
)
[PDF 744.09 K]
(
861
)
摘要:
通过对甘肃省种子种苗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品种选育,淘汰伪品药材;制定种子标准,保证种源质量;建立中药材种子贮备制度;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现代化生产;建立专业市场,加大市场监管等发展对策。
导出
收藏
27
徽县泥阳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设计探讨
张泽航,李彬
2016(5):70-7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7
[摘要]
(
835
)
[HTML]
(
0
)
[PDF 966.24 K]
(
865
)
摘要:
通过分析徽县泥阳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现状,明晰了规划思路和目标,确定示范区总体规划布局分为“六园一中心一场”,即设施蔬菜园、花卉苗木园、生态渔业园、科技研发园、冷链物流园、创意观光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中心、陇南市(徽县)苗木交易市场。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导出
收藏
28
绵阳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思路
刘泉,董廷旭,黄文军,周小玲
2016(5):73-7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8
[摘要]
(
400
)
[HTML]
(
0
)
[PDF 771.69 K]
(
835
)
摘要:
根据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结合四川省绵阳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了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绵阳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中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以城乡道路为骨架,依托“北部自然生态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中部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生态观光旅游区”,构建绵阳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提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加快促进绵阳市乡村旅游价值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导出
收藏
29
平凉市玉米秸秆青贮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璐,李学才
2016(5):77-7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29
[摘要]
(
531
)
[HTML]
(
0
)
[PDF 606.55 K]
(
833
)
摘要:
介绍了平凉市玉米秸秆资源青贮利用现状,分析了玉米秸秆青贮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提高对青贮饲料产业化发展的认识水平,加强秸秆青贮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和鼓励政策等建议。
导出
收藏
30
延安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军红,秦敏
2016(5):79-8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0
[摘要]
(
705
)
[HTML]
(
0
)
[PDF 1.03 M]
(
829
)
摘要:
在介绍延安苹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促进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是:利用自然禀赋优势,继续挖掘扩大规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科学掌握施肥规律,合理搭配授粉品种;树立优质优价意识,推广无公害生产理念;科学防治苹果病毒病,推广简化省力栽培技术;积极推进网络营销,打造“互联网+”电商模式。
导出
收藏
31
兰州生态园林景观文化建设浅议
张瑞文
2016(5):83-8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1
[摘要]
(
466
)
[HTML]
(
0
)
[PDF 805.04 K]
(
820
)
摘要:
以生态园林景观文化建设为视野,浅析了兰州园林景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文化内涵的注入、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坚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等建议。
导出
收藏
32
智能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生产技术
杨玉惠,张琰,杨道庆,何雪峰,魏万爱,王忠亮
2016(5):86-8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2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 407.59 K]
(
757
)
摘要:
从苗床准备、组培瓶苗移栽、水分管理、营养管理、温度控制、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智能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生产技术。
导出
收藏
33
陇南市核桃主要虫害及防治
王让军
2016(5):88-8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3
[摘要]
(
451
)
[HTML]
(
0
)
[PDF 431.77 K]
(
668
)
摘要:
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核桃树的生长。近年来,核桃种植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核桃树的虫害严重影响了核桃的生产。通过总结食叶、食果、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提出了合理施肥浇水,营造良好生长环境;加强检疫,栽植少量的诱虫树种;人工捕杀,减少害虫的数量; 喷洒农药,控制害虫的为害等防治措施。
导出
收藏
34
古浪县娃娃菜-辣椒一年两茬露地高效栽培技术
张学良
2016(5):89-9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4
[摘要]
(
797
)
[HTML]
(
0
)
[PDF 590.97 K]
(
706
)
摘要:
经过5 a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中积温区娃娃菜-辣椒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轮作倒茬、整地施肥、育苗、土壤消毒、起垄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春茬娃娃菜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秋茬辣椒栽培技术。
导出
收藏
35
河西灌区甘草种苗培育技术
段军,高文俊
2016(5):91-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5
[摘要]
(
531
)
[HTML]
(
0
)
[PDF 378.05 K]
(
792
)
摘要:
从种子来源、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挖、分级、贮藏与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河西灌区甘草种苗培育技术。
导出
收藏
36
河西灌区黄芪种苗培育技术
李金龙,段军
2016(5):93-9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5.036
[摘要]
(
500
)
[HTML]
(
0
)
[PDF 367.90 K]
(
724
)
摘要: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挖、贮藏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河西灌区黄芪育苗技术。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5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6年第5卷
2025年第4卷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