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办单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稿简则
著作权声明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2013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保苗密度对膜侧沟播春油菜的影响
王平生,赵克旺,韩宏,郭永录,杨霞,何文旭,雷军
2013(9):3-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1
[摘要]
(
283
)
[HTML]
(
0
)
[PDF 488.78 K]
(
909
)
摘要: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膜侧沟播种植条件下,研究了保苗密度对春油菜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夏高寒阴湿区膜侧沟播春油菜适宜的保苗范围为25.5万~30.0万株/hm2,最佳密度25.5万株/hm2,其产量为3 939.0 kg/hm2,较低保苗密度(21.0万株/hm2)、高保苗密度(39.0万株/hm2)分别增产13.29%和17.81%,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能有效地降低株高和分枝高度,促进油菜壮苗,延缓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时间和降低发病率,提高抗倒伏能力。
导出
收藏
2
两个胡麻杂交组合在云南元谋制种播期试验
党照,党占海,杨崇庆,王利民
2013(9):6-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2
[摘要]
(
444
)
[HTML]
(
0
)
[PDF 351.98 K]
(
766
)
摘要:
在云南省元谋县进行了胡麻杂交组合1S×873、1S×95005制种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胡麻杂交制种组合在元谋县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其中9月22日播种的1S×873组合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751.75 kg/hm2;9月30日播种的1S×95005组合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618.25 kg/hm2。组合1S×873、1S×95005 9月30日播种的制种质量最好,可育株率均为0。
导出
收藏
3
红小豆新品种陇红小豆1号选育报告
郭溦
2013(9):8-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3
[摘要]
(
301
)
[HTML]
(
0
)
[PDF 268.63 K]
(
738
)
摘要:
红小豆新品种陇红小豆1号以泾川红小豆-2为母本,冀红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9 — 2011年区域试验中,陇红小豆1号平均折合产量1 903.1 kg/hm2,较对照品种泾川红小豆-2增产15.7%。该品种直立型,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8 d,株高31.8 cm,分枝4.3个,单株荚数34.6个,荚粒数7.8粒,荚长8.6 cm,百粒重23.6 g。籽粒含粗蛋白233.1 mg/kg(风干基),粗淀粉535.2 mg/kg(风干基),粗脂肪4.10 g/kg(干基),水分13.1%(风干基)。田间高抗叶锈病,较抗叶斑病。
导出
收藏
4
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杨文玉,李全福,杨新强
2013(9):10-1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4
[摘要]
(
333
)
[HTML]
(
0
)
[PDF 899.79 K]
(
982
)
摘要:
分别采用功能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分2行和3行两种种植方式,观测了各处理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耕层土壤温度高0~1.24 ℃。种植2行玉米时,功能地膜比普通地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 cm土层土壤水分低11.9~25.3 g/kg,株高提高10.90%,玉米生物量提高20.57%,折合产量提高11.53%。种植3行玉米时,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 cm土层土壤水分低6.5~18.2 g/kg,株高提高7.80%,生物量提高34.23%;折合产量提高9.28%。
导出
收藏
5
马铃薯茎叶和果实粗提物对粘虫触杀作用研究
赵峰,刘敏艳,余海涛,牛树君,胡冠芳
2013(9):13-1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5
[摘要]
(
378
)
[HTML]
(
0
)
[PDF 509.59 K]
(
873
)
摘要:
采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盛花期、收获期茎叶和青果不同溶剂粗提物对粘虫5龄幼虫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青果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可达59.5%;丙酮粗提物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为10.0%。青果的甲醇、乙醇和石油醚粗提物及盛花期、收获期茎叶的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粗提物触杀作用很弱或无触杀作用。
导出
收藏
6
旱地冬小麦黑膜全覆盖穴播栽培4种方式比较
张立功,刘五喜,马建辉,崔志峰
2013(9):15-1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6
[摘要]
(
334
)
[HTML]
(
0
)
[PDF 709.32 K]
(
829
)
摘要:
探讨了旱地冬小麦黑色地膜全覆盖栽培不放苗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发生情况和除草效果、冬小麦性状、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其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全膜单、双行垄作穴播是雨水高效利用和免放苗栽培的最佳栽培模式,与黑色全膜垄沟穴播栽培土壤温度、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差异不明显,纯收益提高8.70%、13.43%;比黑色全膜平覆穴播土壤温度均提高0.1 ℃,增产5.31%、5.19%,纯收益提高42.80%、48.5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34%、11.21%。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垄作穴播可保持播种孔开张。
导出
收藏
7
种球大小及播深对半夏产量与珠芽腐烂率的影响
裴国平,裴建文,雷建明,王亚宏,张建学,张岩,吴莉莉,郭岷江
2013(9):19-2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7
[摘要]
(
509
)
[HTML]
(
0
)
[PDF 470.59 K]
(
887
)
摘要:
以清水旱半夏为材料,观察了种球大小及播深对半夏产量与珠芽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产量与播种深度和种球大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与播深呈负相关,与种球大小呈正相关;珠芽腐烂程度随播深、种球的增大而加重。
导出
收藏
8
密度对小麦品种永良1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振斌,刘辉娟
2013(9):22-2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8
[摘要]
(
555
)
[HTML]
(
0
)
[PDF 419.29 K]
(
1053
)
摘要:
2011 — 2012年,在秦王川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650万、750万、820万、900万株/hm2)对小麦品种永良15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即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增加。密度为820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2011、2012年分别为6 750.00、6 683.33 kg/hm2,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之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降低。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导出
收藏
9
双效太阳能温室温度及光照观测初报
宋明军,王晓巍,邱仲华,王志伟
2013(9):25-2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09
[摘要]
(
360
)
[HTML]
(
0
)
[PDF 724.35 K]
(
751
)
摘要:
测定了双效太阳能温室温度及光照指标,结果表明,晴天启动太阳能主动蓄热系统后,双效太阳能温室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室3.54 ℃。阴天双效太阳能温室较普通温室夜间最低温度高2.44 ℃。中午双效太阳能温室中部前、中、后3个测点光强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双效太阳能温室内40 cm地温保持在12 ℃以上,20 cm以下地温日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处于日恒温层。
导出
收藏
10
景电灌区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对比试验初报
寇俊德,柏翠香,党掌国
2013(9):28-2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0
[摘要]
(
286
)
[HTML]
(
0
)
[PDF 267.69 K]
(
700
)
摘要: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导出
收藏
11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增产效果研究
牛芬菊,杨亚强
2013(9):30-3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1
[摘要]
(
383
)
[HTML]
(
0
)
[PDF 267.10 K]
(
752
)
摘要:
试验观察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保墒、增温效果好,胡麻折合产量可达2 359.09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77.13%;纯收入较露地穴播增收 6 912.1元/hm2,较膜侧穴播增收4 360.7元/hm2,产投比为14.74。
导出
收藏
12
3种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的影响
贾玉琴,郑有才,刘祎鸿
2013(9):32-3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2
[摘要]
(
526
)
[HTML]
(
0
)
[PDF 272.41 K]
(
707
)
摘要:
在榆中县半干旱区试验观察了不同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光地膜全地面覆盖的马铃薯生育期短,农艺性状好,耕层温度高,折合产量达28 980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4 492 kg/hm2,增产率18.34%。
导出
收藏
13
1978—2009年天水市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周力,张光耀,高大伟,赵国良
2013(9):34-3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3
[摘要]
(
435
)
[HTML]
(
0
)
[PDF 357.80 K]
(
731
)
摘要:
利用1978 — 2009年耕地及粮食作物面积统计数据,对天水市耕地及粮食作物面积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耕地面积呈线性减少趋势;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小麦面积总体减少,而玉米、马铃薯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
导出
收藏
14
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除草效果初报
樊彦兵
2013(9):35-3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4
[摘要]
(
885
)
[HTML]
(
0
)
[PDF 466.57 K]
(
866
)
摘要:
以费乌瑞它为指示品种,试验观察了马铃薯田黑色地膜全覆盖的除草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对田间杂草防效明显,株防效为95.0%,鲜重防效为94.2%,折合产量41 872.22 kg/hm2,较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增产12 900.00 kg/hm2,增产率44.5%。
导出
收藏
15
甘南州甘蓝型春油菜引种试验初报
杨鸿雁
2013(9):37-3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5
[摘要]
(
425
)
[HTML]
(
0
)
[PDF 438.38 K]
(
914
)
摘要:
2011—2012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条件下,青杂6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21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增产154.8%;青杂5号次之,为3 15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增产150.0%。综合分析认为,青杂5号、青杂6号增产潜力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沿岸大面积种植。
导出
收藏
16
两种基质对葡萄硬枝扦插繁殖的影响
张致玺,甘全善,张琰
2013(9):39-4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6
[摘要]
(
367
)
[HTML]
(
0
)
[PDF 311.60 K]
(
750
)
摘要:
试验以赤霞珠、贝达、维代尔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观察了两种基质对葡萄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沃斯德作扦插基质,对葡萄扦插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葡萄扦插苗的成活率;以土和牛粪按1:1比例配制的营养土作扦插基质可促进扦插苗地上部分生长。
导出
收藏
17
青稞第3轮全国区试合作点结果
桑安平,刘梅金,郭建炜,旦知吉,萧云善,徐冬丽,马福全
2013(9):41-4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7
[摘要]
(
319
)
[HTML]
(
0
)
[PDF 233.79 K]
(
757
)
摘要:
2009 — 2011年第3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0个参试品种(系)中,9640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为6 090 kg/hm2,较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35.08%; 9642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5 760 kg/hm2,较对照增产27.64%。9 640、9642可作为主栽品种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种植,0376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导出
收藏
18
26个甜菜品种(系)在酒泉市引种试验初报
华军
2013(9):43-4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8
[摘要]
(
761
)
[HTML]
(
0
)
[PDF 205.32 K]
(
761
)
摘要:
2011年在酒泉市肃州区对引进的26个甜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HI0732、HI0099、H7IM15的折合产糖量分别为18 015.45、17 983.80、17 901.30 kg/hm2,比对照品种张甜201分别增产37.54%、37.29%、36.66%,比BETA218分别增产50.36%、50.09%、49.40%,且具有根产量高、根形好、含糖量高的特点。
导出
收藏
19
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何二良,颉炜清,郭天顺,王鹏,李芳弟,吕汰
2013(9):45-4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19
[摘要]
(
304
)
[HTML]
(
0
)
[PDF 421.54 K]
(
743
)
摘要:
通过“3414”田间试验,建立了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尿素445.9 kg/hm2、重过磷酸钙108.7 kg/hm2、硫酸钾554.4 kg/hm2,此条件下马铃薯产量为 24 822 kg/hm2。
导出
收藏
20
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旧膜种植蓖麻“3414”肥效试验初报
薛俊武
2013(9):47-4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0
[摘要]
(
412
)
[HTML]
(
0
)
[PDF 397.30 K]
(
704
)
摘要:
在旧膜再利用条件下,进行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蓖麻“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施N 310 kg/hm2、P2O5 36 kg/hm2、K2O 52.5 kg/hm2处理的蓖麻折合产量最高,为5 304.2 kg/hm2,比不施肥增产304.2%。蓖麻对氮、钾两种养分敏感,对磷反应不敏感。最佳施肥量为N 267.0 kg/hm2、P2O5 57.0 kg/hm2、K2O 45.0 kg/hm2,此时理论目标产量为4 545.0 kg/hm2。
导出
收藏
21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病研究综述
陆建英,杨晓明
2013(9):50-5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1
[摘要]
(
570
)
[HTML]
(
0
)
[PDF 577.52 K]
(
944
)
摘要:
系统阐述了豌豆种传花叶病毒病(PSbMV)的发病症状、分类鉴定、传播方式、抗性遗传与分子标记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导出
收藏
22
渭源县林权制度改革后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杨海平
2013(9):53-5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2
[摘要]
(
351
)
[HTML]
(
0
)
[PDF 684.62 K]
(
897
)
摘要:
分析了渭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双重管护机制;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健全完善林业补偿机制;推进森林保险体系建设;建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简化林木采伐程序;强化林政执法力度;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等管护策略。
导出
收藏
23
景泰县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柴广霞
2013(9):56-5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3
[摘要]
(
437
)
[HTML]
(
0
)
[PDF 574.10 K]
(
912
)
摘要:
在调查分析景泰县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当前景泰县向日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泰县今后发展向日葵产业的建议是: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步伐;强化科技支撑;培植龙头企业;优化区域布局;建立残膜回收机制;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导出
收藏
24
晋小豆2号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赵吉平,王彩萍,郭鹏燕,侯小峰,郭兆萍,成玉红
2013(9):58-5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4
[摘要]
(
355
)
[HTML]
(
0
)
[PDF 376.89 K]
(
754
)
摘要:
导出
收藏
25
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无公害洋葱丰产栽培技术
葛玉泉
2013(9):59-6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5
[摘要]
(
325
)
[HTML]
(
0
)
[PDF 482.60 K]
(
820
)
摘要:
导出
收藏
26
旱地裸燕麦膜侧沟播技术规程
刘彦明,任生兰,南铭,边芳
2013(9):61-6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6
[摘要]
(
291
)
[HTML]
(
0
)
[PDF 310.91 K]
(
732
)
摘要:
导出
收藏
27
大豆新品种晋豆30号
马涛
2013(9):62-6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7
[摘要]
(
335
)
[HTML]
(
0
)
[PDF 290.69 K]
(
666
)
摘要:
导出
收藏
28
红皮洋葱新品种红洋1号
常国军,何丹,韩文韬,赵海霞
2013(9):64-6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8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 314.34 K]
(
685
)
摘要:
导出
收藏
29
甘谷县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
董凤英
2013(9):65-6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29
[摘要]
(
875
)
[HTML]
(
0
)
[PDF 313.64 K]
(
694
)
摘要:
导出
收藏
30
全膜胡萝卜复种大葱高效栽培技术
董小兰
2013(9):66-6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30
[摘要]
(
374
)
[HTML]
(
0
)
[PDF 289.64 K]
(
741
)
摘要:
导出
收藏
31
庄浪县秋冬茬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王向丽
2013(9):68-6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31
[摘要]
(
303
)
[HTML]
(
0
)
[PDF 325.86 K]
(
743
)
摘要:
导出
收藏
32
漳县当归丰产栽培技术
唐彩梅
2013(9):69-7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32
[摘要]
(
346
)
[HTML]
(
0
)
[PDF 342.23 K]
(
747
)
摘要:
导出
收藏
33
保水剂在造林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马哲
2013(9):71-7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3.09.033
[摘要]
(
372
)
[HTML]
(
0
)
[PDF 245.23 K]
(
778
)
摘要: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9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6年第5卷
2025年第4卷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